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发言。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5·27”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总书记这一论断科学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地位和意义,充分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核。其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思想结晶的集中体现
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后,我国各地开启了文明起源的大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化的加速、原始崇拜的产生,距今5100年至4300年前,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出现早期国家,进入文明社会。距今4000年左右,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实现了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历史性转变,形成“最初的中国”。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不仅告别了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而且推动早期中国社会跨出了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一大步,奠定了以“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天下为公”等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不断拓展、不断提升,在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相互浸润下赓续发展,在与外来文明的双向互动中持续进步,造就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铸就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华民族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永葆活力的精神支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积淀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道德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以和为贵的价值观,构成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牢固基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因循“民本思想”,并在创新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确立起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思想体系。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把人民视为王朝永续、国家稳固的根基;强调“民贵君轻”,重视理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的相互关系;倡导“与民忧乐”,追求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秉持“大一统”理念。史前文明从多元趋向一体的发展历程,厚植了后世“尚一统、求大同”的思想基础。中华文明虽然历经朝代更迭、屡遭战乱磨难、几经家国分裂,但反对分裂、抵制祸乱、维护统一始终是各民族的共同意愿、共同志向、共同行动。“大一统”理念历经两千多年,以强大的感召力浸润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心,强化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成为中华文明极为宝贵的思想底色和精神品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彰显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内在特质。中华文明从形成伊始,就具有浓厚的开放性、包容性,各地区所呈现出的文明样态和文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动,也取决于各区域文明之间相互的接受度和包容度。黄河中游地区的史前文明以开放的姿态汲取其他区域文明的先进要素,在兼收并蓄中缔造出灿烂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历代王朝以“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的胸怀,包容和善待不同文明的有益成分,并将其作用于社会伦理、国家治理、民族交融和对外交往中。在睦邻友好、天下一家观念导引下,中华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构筑了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中华文明在学习借鉴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放中成长,在包容中发展,在借鉴中丰富,为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注入了不竭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显著标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发展壮大提供了源头活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实践提供了丰厚滋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文化沃土。从“民惟邦本”到“人民至上”,从“民贵君轻”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小康之家”到“全面小康”,从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到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跨越时空、连通古今、展望未来中,尽显卓越价值、发挥非凡作用,不仅增强了全党全社会的历史自觉、文化自信,而且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世界意义,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发端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厚流光;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发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枝繁叶茂。总书记“5·27”重要讲话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牢牢把握“三个坚持”,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全面系统地研究阐释其中的价值内涵,以时代精神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深厚文化根基、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系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国强
评论